close
美國前總統艾森豪在1956年創立的國際國民外交協會(People to People International,PTPI),將今年的艾森豪國際和平獎頒給了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先生,以表彰馬總統提出的「東海和平倡議」,實質維護並促進了東海的和平。

包括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德蕾莎修女、波蘭前總統華勒沙、美國前總統雷根都曾獲得艾森豪國際和平獎;亞洲方面,慈濟的證嚴法師曾在1994年得獎,馬總統則是首位獲獎的中華民國總統。

由此可見該獎項的重要性及代表性,也可見,雖然馬總統在國內面臨諸多批評,但國際社會顯然選擇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並肯定馬總統。可惜這樣的肯定,似乎在充斥負面新聞的此時此刻,尚難引起強大共鳴。

馬總統獲獎的主因,是他在2012年8月5日,也就是中日和約生效60周年時,針對釣魚臺列嶼爭議不斷、持續影響東北亞局勢,成為臺日衝突的火源,為能有效長期並根本地化解紛爭,遂提出東海和平倡議,呼籲相關各方,應自我克制,不升高對立行動;應擱置爭議,不放棄對話溝通;應遵守國際法,以和平方式處理爭端;應尋求共識,研訂東海行為準則;應建立機制,合作開發東海資源。

這在當時,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釣魚臺列嶼紛紛擾擾數十年,經常牽動臺日與大陸三方的緊張關係,臺日之間在釣魚臺海域的漁權糾紛,更經常引爆漁民抗爭、惡化雙方關係。類似的疆域糾紛,其糾結了主權認知的歧見與民族情感、地緣政治的因素,可謂複雜萬分。

而且,這種複雜性還不只是對外的,也同時是對內的。對臺灣內部來說,牽動了意識形態、漁民生計、國內政治角力,看似幾乎是不可解的死結。也因此,當馬總統初拋東海和平倡議時,在國內得到的噓聲並不小於掌聲。許多評論者以嘲諷的口吻,認為馬總統的提議是一廂情願。

然而,不到兩年的時間,一系列的和平化學反應一一啟動;先是在2013年4月臺灣與日本簽署漁業協議,臺日之間長達40年的漁業糾紛瞬然化解,漁民捕魚海域增加4530平方公里,臺灣漁民的黑鮪魚捕獲量增加3.6倍、產值增加3倍。

接著,各國政治菁英包括美國國務院亞太助理國務卿羅素(Daniel Russel),美國在臺協會(AIT)前處長包道格(Douglas Paal),也發聲肯定馬總統在東海的和平作為。

東海和平倡議與臺日漁業協定,還發生了一個延伸性的示範效應,就是當2013年5月發生臺灣漁民遭菲律賓公務船人員射殺的廣大興28號事件,臺菲雙方召開多次漁業會談,東海和平倡議的精神與臺日漁業協議的藍本,也成為臺菲交涉的參考與指南。

正因為東海和平倡議創造了這許許多多的和平紅利,PTPI決定頒發艾森豪和平獎給馬總統。當初外界認為的「不可能」,現在變成了一種沒什麼好意外的「想當然爾」。

類似的情形,在馬總統推動兩岸外交的各項政策時,也常常反覆出現。在推動直航與陸客來臺觀光時,被攻擊為木馬屠城、親中賣臺。但當這些政策的效果顯現,則連原來的反對者也要一轉態度表態支持;原來推動的「活路外交」被譏為「外交休克」,然而,活路外交不但為臺灣在爭取參與許多國際組織上排除障礙、開啟機會,也讓給予臺灣免簽或落地簽證待遇的國家與地區,從54個增加為140個。從兩岸交流、區域和平、國際空間拓展,許多不可能的事,馬總統皆排除萬難努力達成。

最後,這也可以說是給予政治領袖一種「事在人為」的啟示。一個開創性提議的提出,因為史無前例,常常會引來懷疑,招來嘲諷,但如果方向正確、方法得宜,按步就班執行,外界的肯定不會「不到」,只不過,政治領袖必須有耐心去等待,這個通常總是「遲到」的掌聲。

【作者/央廣主筆群】


來自: https://tw.news.yahoo.com/blogs/society-watch/馬總統致力和平-艾森豪和平獎實至名歸-065901813.htmlLV LV官方網 LV皮夾 LV包包 LV旗艦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童怡孜腎通懈尤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