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夜疑似對岸臉書嘗試性開放,大批的中國網民打開了臉書,據說,首當其衝的,便是民進黨2016總統參選人蔡英文的臉書粉絲專頁,短短的幾小時內,同一則動態湧入了數萬筆的留言,其中,以攻擊性留言佔了絕大多數。


言論與社群平臺相結合,開啟了公眾論辯的新時代。在台灣,臉書是最多人使用的社群平臺,而這種社群平臺為什麼會打開了新的、屬於社群時代的論辯模式呢?就是因為它的擴散與互動性是有別於以往的。早期台灣言論交鋒的戰場,首推PTT,目前檯面上的「公知」(經常於網路上寫作的公共知識分子),非常多人都是戰過PTT的。但在臉書還沒有出現的時代,PTT的影響力雖大,卻還是在同一個圈子裡。簡單的說,你開個帳號進去戰,輸或贏,離開PTT就不會有人知道,除非碰到同在PTT裡並且知道你的帳號戰過那些事的人;再來,PTT的帳號露出的個資有限,要「人肉搜索」帳號後面的真人,相對困難。

但臉書就不一樣了,臉書的互動講求即時性,個資又相對公開。基本上,只要是公開貼文或是在公開的粉絲專頁或是公眾人物的帳號下面發表過言論,相對比較容易經由擴散而引來大批人馬直接開幹。而公眾人物由於樹大招風,更是容易因為一些口誤或是錯誤的引用,引發臉書上的軒然大波,最終招來網友的留言洗版與朝聖。

知名部落客「逗比叔叔」就曾經寫過一篇文章為馬英九抱屈,他認為馬英九總統是2008年臉書開放以來,全面性承受社群形態輿論攻擊的政治人物第一人。

「水母」、「馬邦伯」、「馬卡茸」、「死亡之握」等等外號,配合著時事經由臉書不斷地分享與瘋傳,招來了一波又一波的網友朝聖,久而久之,馬英九所有的一言一舉一動,都被這些戲謔的詞語給模糊化,許多真正需要討論的重要事物也因此而失焦,有些時候,加上傳統媒體刻意的推波助瀾,網路上的網友言論就成了民意的首要指標。

這類型的「輿論攻擊」所形成的浪頭,有幾個關鍵的要素必須具備,簡單的說,就是要有梗,還要反應夠快,基本上在事件發生的當下,梗就要馬上出現在該出現的地方,再來就是大的意見領袖從旁助攻,這又涉及如何吸引這些意見領袖看見,然後梗還要讓他們覺得有趣因而進行擴散。所以,快狠準的有趣嘲諷,很快就會吸引人瘋傳,即便是你的政治立場不同,也會被那些梗弄得會心一笑,也無怪乎柯文哲說過,他的策略就是「游的比鯊魚快」;他也是目前政治人物,成功運用自媒體模式,牽動輿論與傳統媒體案例的典範。

相對來說,因為傳統綠營的年輕人支持度比較高,而年輕人特別是學生,是臉書的重度使用者,他們年輕對於新資訊的接受與學習都快,停留在網路、臉書上時間相對比較多,因此當年輕人發動輿論攻擊,進行擴散,往往都讓傳統藍營的政治人物招架不住。

而昨夜對岸這波無預警的臉書開放,看似好像形成了另一波的輿論,假設我們還是用傳統的藍綠政治結構來看網路,中國網友的加入看似一下翻轉了長久以來的網路輿論結構,但大方面來看,對岸與台灣還是兩個漸漸異化的文化體,換言之,藍、綠、中三方,藍與中看待事物的而形成輿論的結構,只是短時間在某些議題上相即,長遠看來,文化的碰撞還是難以避免,而比較短時間的觀察中,這一波突然溢出的中國網民,會某個限度下的影響台灣目前網路聲量的判斷與觀察基準,比方站在總統大選面上,很可能蔡英文的網路聲量與觸及激增,因為看熱鬧的、護航的與鬧事的,都會同一時間出來參戰跟朝聖,但真實的支持度與選票就不一定跟聲量成正比,而相對來說,藍營候選人也會湧入大批假性支持者,但最後真實得票率卻跟網路大不相同。

十九世紀初的丹麥哲學家齊克果,便對於「輿論」提出了深刻的反省,他認為現代性的主要動向,是朝著「大眾」的社會主流去,社會的思想與其評判的標準,都是根據「多數法則」,換言之,群眾之所在,真理就在。但是「群眾所形成的輿論」就是真理嗎?這恐怕是這個時代中,急於需要被我們反思的大問題。多數人的判斷往往是易於被某些指標性意義給引領和操弄的,換言之,在這個時代,知識分子的要務應該是試著站在「輿論」的對立面,提出反思與批評。

在這個「人多就是真理的時代」,網友之間的串聯與群聚,往往只是聲音與聲音共構,最終只是情緒的宣洩,真正需要被我們討論的事物,總是會被淹沒在嘈雜之中,而這個傷害往往是超越政治與意識形態的。


文章出自: https://tw.news.yahoo.com/blogs/society-watch/從蔡英文事件反思網路輿論-113823901.htmlrolex rolex116660 rolex水鬼 rolex黑水鬼 rolex勞力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童怡孜腎通懈尤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