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家好,Nissan Livina的隔音其實在同級車內算是蠻不錯的了,但是最近Livina Club 興起一波隔音改造的風氣,因此上周就跑到台中車友L16家,一起把這台LIVINA給宰掉了。
更多的Nissan Livina問題討論與改造知識,請到http://www.livina.club.tw看喔,內容相當的豐富的
本文分成五個章節
1. 隔音材料篇 - 內文為事前的隔音材購買步驟
2. 內裝拆除篇
3. 內裝隔音篇
4. 車門隔音篇
5. 白癡的輪拱隔音
1. 隔音材料篇
以聲音特性來看:
高頻音較尖銳,很刺耳。 通常會發生這類的聲音都是來自於金屬摩擦或是機件運轉聲音(如皮帶),這類的聲音主要發生源會來自引擎室內。
中頻噪音,人體很敏感,因此一點點聲音都會聽得很清楚,通常會來自風切聲、車內的風聲,輪胎聲
低頻噪音較沉穩(<200Hz),因為波長較長,衰退較慢,因此在車內容易形成迴音與震動,通常來自底盤的震動音。
請注意,高頻、中頻噪音進到車內,很容易就會因車內的內裝、人體吸收就消失,要降低這類噪音,車外可以用隔音條等的物品來提高車體密封度,車內可以用隔音棉來作吸音,通常頻率越高的音,隔音棉有越高的吸音效果。
低頻噪音,波長很長,衰退很慢,這是車內會發出轟隆隆聲音的來源。 吸音棉對此類噪音幾乎無效(<10%),要對付這類噪音,只能夠靠鋼板阻隔(如加厚鋼板),或者是用重物壓住鋼板,做到降低噪音的功能...
對付噪音時,一定要對症下藥,以我念大學時寫過的一本化工廠噪音衰減評估論文來看。 一台壓縮機所產生的聲音,如果從20~20KHz,切割成33等份來看,噪音最高的2KHZ與 4KHZ都是80 dBA,但是低頻的20~200Hz卻只有30~40dBA,總噪音為83dBA。 這代表甚麼意思呢? 就是說如果選到處理低頻音的材料,那買再多都沒有用。 對抗噪音,必須要對症下藥。 很遺憾是我已經畢業好多年,沒有當年做實驗時用得噪音計了...(那一台得要三十多萬 ),不然拿來做汽車隔音~一定很有效的
底盤、輪拱隔音部分:
牛屎巴(Rubberizer),一瓶425g,美國製 -
對付目標:輪胎聲、底盤被小石的碰撞音
外表寫橡膠成分的底盤噴劑,作用是在底盤的金屬上,產生較軟的柏油層,降低小石頭撞擊底盤、輪拱的聲音。 主要的成分是柏油(瀝青),最奇怪的是中文標籤寫的成分竟然跟原廠的成分寫不一樣,大概是怕寫柏油,會降低大家的購買慾望吧)
購買地點:露天拍賣,勁車家族。
購買價格:一瓶140,六瓶789元,運費80。
企鵝購買量:6瓶 - 實際用掉3瓶
牛屎巴

後面寫著橡膠底盤,但實際上成分是柏油

3M 8883-19防撞、防鏽隔音底漆,一瓶562ml,台灣製
對付目標:輪胎聲、底盤被小石的碰撞音
3M的隔音底漆,主要成分是丁二烯聚合物,作用是在底盤的金屬上,產生較軟的[橡膠],降低小石頭撞擊底盤、輪拱的聲音。 主要的成分是橡膠
購買地點:Yahoo拍賣,文青漆料百貨。
購買價格:一瓶125,六瓶750元,運費80。 賣家會送一瓶車漆與金油,用來補刮傷很好用。
企鵝購買量:6瓶 - 實際用掉五瓶
3M8883-19隔音底漆

主成分是聚丁二烯,其他的都是溶劑

百能發泡填充劑,一瓶500ml,台灣製:
對付目標:車內低頻迴音,輪拱、葉子板迴音
百能發泡填充劑,主要成分是聚脲酯樹酯,硬化後的成分是PU,作用是車內的空洞處作填補,降低聲音的共鳴。膨脹度約38,也就是說這瓶可以膨脹成19L的體積
購買地點:露天拍賣,勁車家族。
購買價格:一瓶140,運費80。
企鵝購買量:2瓶 (後來都沒用到)
百能發泡劑

主成分是PU,噴出來後應該會很像保麗龍

車內吸音部分:
Terodem SP100制震墊,一包6片,每片25*50cm,一包約2.8Kg,德國製
對付目標:低頻噪音
因為寫德文我看不懂,據廠商說是BMW&BENZ車廠使用的制震墊,就查詢得到的介紹來看SP-100較適用於車門
購買地點:KIMO拍賣,日耳曼汽車精品。
購買價格:一包1200,運費80。
企鵝購買量:2包
德國Terodem制震墊
德國製,一包六片,每片25*50cm

一包約2.8Kg

制震墊的樣子,銀色的背板

AS制震墊,一包6片,每片25*55cm,一包約2.5Kg,德國製
對付目標:低頻噪音
因為寫德文我看不懂,據廠商說是進口制震墊,網路上查詢不到相關資料,從外表看起來很像是Terodem,但是柏油味比較Terodom重
購買地點:KIMO拍賣, puritan888 賣家。
購買價格:一包600,運費150。
企鵝購買量:3包
德國AS制震墊,一包約2.5公斤

面積是55*25公分,2mm,產地德國

內容物看起來跟Terodom長的很像

POSON隔音條,一包2條,每條2公分*3公尺,厚度約2mm,台灣製:
對付目標:組裝不良的震動音
主要成分是發泡橡膠,作用是車內的空隙填補,降低風切聲,不過這產品太細了,根本不足以拿來強化車門的密封度。 因此較適用的地方是車門飾板與車門間的包圍(降低共振)與行李箱護板的共振改善
購買地點:露天拍賣,勁車家族。
購買價格:一包100,運費80。
企鵝購買量:1包
POSON隔音條

D型隔音條,一包1條,每條3公尺,厚度約9mm,台灣製:
對付目標:風切聲
主要成分是EPDM,因為是D型,具有壓縮能力,因此是比較適合作為車門降低風切聲的隔音條
購買地點:露天拍賣,花媽的店
購買價格:一包130,運費90。
企鵝購買量:2包
D型隔音條

一包剛好一個車門使用

隔音棉,面積90*120cm,厚度約0.6cm,台灣製
對付目標:環境噪音,機器運轉聲
主要成分是聚酯纖維,此類產品對於低頻噪音幾乎無效,僅能用其彈性與高孔洞的特性,來讓噪音磨耗降低聲音
購買地點:Yahoo拍賣,一品車屋
購買價格:一包140,運費90。
企鵝購買量:8包
隔音棉,八包的重量約8公斤

隔音棉,面積是90*120公分,厚0.6cm,一包約1公斤

具有防火,隔熱功能

針織雜花棉,面積165*195 cm,厚度約1.2cm,一包4.6公斤,台灣製
對付目標:底盤吸音
主要成分是雜花棉,此類產品對於低頻噪音幾乎無效,僅能用其彈性與高厚度的特性,來讓噪音磨耗,適用於底盤、天頂
購買地點:車麗屋汽車百貨
購買價格:一包398。
企鵝購買量:1包
針織雜花棉,面積是165*195,12mm,一片剛好一個車底

這東西並沒有防火特性,因此頂多只能隔熱,不可以用在引擎室

其他配件:
拆裝車子的過程中,難免會有損傷,因此先將可能損傷的門扣部分準備好
1. 白色,裕隆車門門扣,門飾板與車門連接使用
2. 黃色,裕隆保麗龍扣,前車門內,保麗龍與車門連接使用
車友Pandol幫忙找到的門板扣子,有黃色與白色兩種型式

大合照,以上是這次企鵝買的隔音材部分

2. 內裝拆除篇
請依照圖片的說明進行,所有的拆解過程,順序是
後座椅->前座椅->後座安全帶->排檔桿->排檔桿飾板->地毯壓板->後輪拱飾板->後車門飾板
到時候怎麼裝回去? 請照拆除順序反著裝就好
本篇需要工具(最低要求)
1. 一字、十字螺絲起子一把
2. 門板拆除器一支
3. 六角板手一組
4. 梅花板手一組
建議施工人員:2名
LIVINA俯視圖,現在看到的都是得拆掉的部分

第一動,將車內物品全部清出,包括腳踏墊、後車門地毯、備胎、修車工具
清理完像這樣,露出鍍鋅板,這動作一般人都有勇氣做到

後座椅拆除,第一部分坐墊。 這裡沒有卡榫,用力往上台就可以拔下來

將椅背放到最前面,準備拆除後座椅背

先翻開魔鬼粘,拆掉兩椅背間的連接螺絲

每個椅背下方有四個螺絲,拆下後就可以拿出椅背。

安全帶扣環拆下時要注意順序 ...

後座拆除後的模樣,要養成習慣,拆下的螺絲集中管理

拆除前座,每個椅子下面有四個小飾板,用一字起子拉開後取出

每個椅子下面有四顆梅花螺絲,用特殊工具拆除後,椅子就可以抬出來

只有前座才有的,地毯固定棒,記得要拿下來

前座椅拆除後的樣子

排檔桿拆除,第一步,先打到N檔

拆除小蓋板,用一子起子頂一下就起來了

一共有五顆螺絲,前面兩顆,中間兩顆。後背架那裏有一顆

排檔桿拆起來的樣子,請不要尖叫,你看到的真的是生鏽

車底的最後一片,油門正下方固定地毯的鐵片,兩顆扣子固定。

左右兩邊的門飾板,只有一個扣子固定,簡單拿下來

車門邊條,用力向上拉就可以拉開

尾門飾板(有的車友沒這片),拆掉後面的扣子後拉起來

尾門飾板拆除後,可以看到裡面是雙面膠

後輪拱飾板,完全沒螺絲,請用氣魄拉出來,用力拆掉他

3. 內裝隔音篇
所有的安裝過程,順序是
前座、後座地板上制震墊->前座、後座地板上雜花棉->行李箱、輪拱上制震墊->行李箱、輪拱上隔音棉
本篇需要工具(最低要求)
1. 剪刀一把
2. 熱風槍 or 火雞一隻
建議材料(購買地點請看隔音材說明那篇):
1. 制震墊 3包
2. 雜花棉1包
3. 隔音棉4包
建議施工人員:1名
至於完工後的感覺怎樣呢?
車身 => 你敲過坦克車的鋼板嗎? 就那個感覺
行車感覺:底盤的聲音都變淡,路感變得很模糊
拆解後的地板,完全沒有任何隔音處理,白色的部分是密合膠

在地板看得到的地方,用制震墊貼上去,並且用熱風槍加熱,增加密合度

在車底將雜花棉鋪上,盡可能的弄平

將保麗龍的駕駛座墊子,壓在雜花棉上,用腳踩平

碰到排檔桿的位置,要剪開

安全帶的位置也得剪開閃過去

最重要的,座椅、安全帶安裝的地點,都必須把螺絲孔剪出來

後座的保麗龍也是一樣,放上去後用腳踩來壓平

兩邊都做好後,記得把地毯召回案的泡棉放回去

後行李箱也是一樣的做法,先在看得到的鋼板處,都貼上制震墊

輪拱的地方有弧度,記得要剪小塊點在貼

材質的差異在這看得出來,AS比較容易斷裂

輪拱內部是空心的,將制震墊剪成小塊貼在裡面

制震墊貼完後,用隔音棉將整個地板都貼滿,記得避開油桶部位

貼的過程中,有看到螺絲孔的地方都要閃過去

放備胎的地方迴音很多,多貼幾層

輪拱處的空間較小,將隔音棉剪下後,貼到裡面

貼的過程要注意,不影響飾板裝回去的地方,都要貼滿
完工樣,接下來就照順序把內裝裝回去了

輪拱飾板,一樣沒有螺絲,用根性推進去就好

後輪拱飾板,白色的部分是卡榫,裕隆幾乎都用這種,可以跟原廠買

內裝放回去前,先把地毯邊都修好,壓條壓回去

4. 門板隔音篇
請依照圖片的說明進行,所有的安裝過程,順序是
前座、後座地板上制震墊->前座、後座地板上雜花棉->行李箱、輪拱上制震墊->行李箱、輪拱上隔音棉
本篇需要工具(最低要求)
1. 剪刀一把
2. 熱風槍 or 火雞一隻
3. 門板拆除器一支
4. 十字/一字螺絲起子各一把
建議材料(購買地點請看隔音材說明那篇):
1. 制震墊 2包 - 建議用Terodem
2. 隔音棉4包
3. 隔音條1包
4. 白色門扣子一包
建議施工人員:越多越好
至於完工後的感覺怎樣呢?
車身 => 你敲過裝甲車的鋼板嗎? 就那個感覺
行車感覺:除非卡車經過,不然隔壁車子經過都沒聲音了
先用一子起子將小釦子挑起,然後用十字起子將螺絲轉開

用門板拆除器,將門把飾條拿掉,上下各推一下就開了

手抓住飾板,往箭頭方向施力,然後將拆門工具從中間空隙插進去,往左右挑開

用拇指按住電線的接頭,左右搖晃可以將電線取下來

往門板邊緣摸,會有一個地方突起,用力往外拉,就可以拆下門板

防水塑膠,用刀片將膠的部分割下來,放心,等下一定黏的回去

先用十字起子把那塊U型鐵片拆下來

兩片保麗龍板,小心的從後面頂開扣子拿下來,有問題要用黃色的扣子

原廠也有貼制震墊,效果大概跟一張紙差不多吧

將制震墊剪開,將門板內貼買制震墊,貼完後貼滿隔音棉

內側的保麗龍,因為門板貼了隔音材變厚了,原本的扣子扣不回去,只好自己開發方法" 雙束線帶固定法處理"

保麗龍裝回去的樣子

外側的保麗龍,用黃色的扣子扣回去就好

貼回防水塑膠布,把喇叭裝好,內門板就算完工

門飾板,內側有原廠貼的雜花棉

門飾板,先把所有沒貼緊的部分剪開貼緊

用吸音棉剪出門板與把手的型狀,貼上去就好,把門裝回去就完工了

5. 白癡的輪拱隔音
這是個錯誤的示範,聰明的車友請看過後,不要犯跟我一樣的錯誤,免得浪費材料
拿出車內的千斤頂,依圖示把車頂起來

用內六角板手,把輪胎拆下來

用一字起子,把你看得到的黑色塑膠螺絲都拆下來

用十字起子,把這四棵螺絲拆下來,注意,車底還有一顆

把輪拱塑膠護板拉出來

均勻的噴上牛屎巴或3M隔音漆

噴完一次一定要讓他乾,不然會整塊掉下來

噴完後裝回去,記得輪胎要四個螺絲分開鎖,慢慢的鎖緊(極重要)

結論&心得:
1. 整體改裝的材料費大約花了我七千多元,花費最多的是在制震墊上面
2. 完工後,原本吵雜的輪胎音,完全聽不到了
3. 底盤在路況不好的地方,路感變得很模糊。 壓過路邊的小坑洞或是比較淺的警示條,會沒有感覺
4. 門板關的聲音變得很扎實,停在路邊時除非隔壁是卡車開過去,不然是沒有太大感覺的
5. 整體施工時間大概是14小時,兩~三個車友一起施工
6. 板金敲起來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以前感覺像敲鐵片,現在像敲鐵板..
更多的Nissan Livina問題討論與改造知識,請到http://www.livina.club.tw看喔,內容相當的豐富的

本文分成五個章節
1. 隔音材料篇 - 內文為事前的隔音材購買步驟
2. 內裝拆除篇
3. 內裝隔音篇
4. 車門隔音篇
5. 白癡的輪拱隔音
1. 隔音材料篇
以聲音特性來看:
高頻音較尖銳,很刺耳。 通常會發生這類的聲音都是來自於金屬摩擦或是機件運轉聲音(如皮帶),這類的聲音主要發生源會來自引擎室內。
中頻噪音,人體很敏感,因此一點點聲音都會聽得很清楚,通常會來自風切聲、車內的風聲,輪胎聲
低頻噪音較沉穩(<200Hz),因為波長較長,衰退較慢,因此在車內容易形成迴音與震動,通常來自底盤的震動音。
請注意,高頻、中頻噪音進到車內,很容易就會因車內的內裝、人體吸收就消失,要降低這類噪音,車外可以用隔音條等的物品來提高車體密封度,車內可以用隔音棉來作吸音,通常頻率越高的音,隔音棉有越高的吸音效果。
低頻噪音,波長很長,衰退很慢,這是車內會發出轟隆隆聲音的來源。 吸音棉對此類噪音幾乎無效(<10%),要對付這類噪音,只能夠靠鋼板阻隔(如加厚鋼板),或者是用重物壓住鋼板,做到降低噪音的功能...
對付噪音時,一定要對症下藥,以我念大學時寫過的一本化工廠噪音衰減評估論文來看。 一台壓縮機所產生的聲音,如果從20~20KHz,切割成33等份來看,噪音最高的2KHZ與 4KHZ都是80 dBA,但是低頻的20~200Hz卻只有30~40dBA,總噪音為83dBA。 這代表甚麼意思呢? 就是說如果選到處理低頻音的材料,那買再多都沒有用。 對抗噪音,必須要對症下藥。 很遺憾是我已經畢業好多年,沒有當年做實驗時用得噪音計了...(那一台得要三十多萬 ),不然拿來做汽車隔音~一定很有效的
底盤、輪拱隔音部分:
牛屎巴(Rubberizer),一瓶425g,美國製 -
對付目標:輪胎聲、底盤被小石的碰撞音
外表寫橡膠成分的底盤噴劑,作用是在底盤的金屬上,產生較軟的柏油層,降低小石頭撞擊底盤、輪拱的聲音。 主要的成分是柏油(瀝青),最奇怪的是中文標籤寫的成分竟然跟原廠的成分寫不一樣,大概是怕寫柏油,會降低大家的購買慾望吧)
購買地點:露天拍賣,勁車家族。
購買價格:一瓶140,六瓶789元,運費80。
企鵝購買量:6瓶 - 實際用掉3瓶
牛屎巴

後面寫著橡膠底盤,但實際上成分是柏油

3M 8883-19防撞、防鏽隔音底漆,一瓶562ml,台灣製
對付目標:輪胎聲、底盤被小石的碰撞音
3M的隔音底漆,主要成分是丁二烯聚合物,作用是在底盤的金屬上,產生較軟的[橡膠],降低小石頭撞擊底盤、輪拱的聲音。 主要的成分是橡膠
購買地點:Yahoo拍賣,文青漆料百貨。
購買價格:一瓶125,六瓶750元,運費80。 賣家會送一瓶車漆與金油,用來補刮傷很好用。
企鵝購買量:6瓶 - 實際用掉五瓶
3M8883-19隔音底漆

主成分是聚丁二烯,其他的都是溶劑

百能發泡填充劑,一瓶500ml,台灣製:
對付目標:車內低頻迴音,輪拱、葉子板迴音
百能發泡填充劑,主要成分是聚脲酯樹酯,硬化後的成分是PU,作用是車內的空洞處作填補,降低聲音的共鳴。膨脹度約38,也就是說這瓶可以膨脹成19L的體積
購買地點:露天拍賣,勁車家族。
購買價格:一瓶140,運費80。
企鵝購買量:2瓶 (後來都沒用到)
百能發泡劑

主成分是PU,噴出來後應該會很像保麗龍

車內吸音部分:
Terodem SP100制震墊,一包6片,每片25*50cm,一包約2.8Kg,德國製
對付目標:低頻噪音
因為寫德文我看不懂,據廠商說是BMW&BENZ車廠使用的制震墊,就查詢得到的介紹來看SP-100較適用於車門
購買地點:KIMO拍賣,日耳曼汽車精品。
購買價格:一包1200,運費80。
企鵝購買量:2包
德國Terodem制震墊

德國製,一包六片,每片25*50cm

一包約2.8Kg

制震墊的樣子,銀色的背板

AS制震墊,一包6片,每片25*55cm,一包約2.5Kg,德國製
對付目標:低頻噪音
因為寫德文我看不懂,據廠商說是進口制震墊,網路上查詢不到相關資料,從外表看起來很像是Terodem,但是柏油味比較Terodom重
購買地點:KIMO拍賣, puritan888 賣家。
購買價格:一包600,運費150。
企鵝購買量:3包
德國AS制震墊,一包約2.5公斤

面積是55*25公分,2mm,產地德國

內容物看起來跟Terodom長的很像

POSON隔音條,一包2條,每條2公分*3公尺,厚度約2mm,台灣製:
對付目標:組裝不良的震動音
主要成分是發泡橡膠,作用是車內的空隙填補,降低風切聲,不過這產品太細了,根本不足以拿來強化車門的密封度。 因此較適用的地方是車門飾板與車門間的包圍(降低共振)與行李箱護板的共振改善
購買地點:露天拍賣,勁車家族。
購買價格:一包100,運費80。
企鵝購買量:1包
POSON隔音條

D型隔音條,一包1條,每條3公尺,厚度約9mm,台灣製:
對付目標:風切聲
主要成分是EPDM,因為是D型,具有壓縮能力,因此是比較適合作為車門降低風切聲的隔音條
購買地點:露天拍賣,花媽的店
購買價格:一包130,運費90。
企鵝購買量:2包
D型隔音條

一包剛好一個車門使用

隔音棉,面積90*120cm,厚度約0.6cm,台灣製
對付目標:環境噪音,機器運轉聲
主要成分是聚酯纖維,此類產品對於低頻噪音幾乎無效,僅能用其彈性與高孔洞的特性,來讓噪音磨耗降低聲音
購買地點:Yahoo拍賣,一品車屋
購買價格:一包140,運費90。
企鵝購買量:8包
隔音棉,八包的重量約8公斤

隔音棉,面積是90*120公分,厚0.6cm,一包約1公斤

具有防火,隔熱功能

針織雜花棉,面積165*195 cm,厚度約1.2cm,一包4.6公斤,台灣製
對付目標:底盤吸音
主要成分是雜花棉,此類產品對於低頻噪音幾乎無效,僅能用其彈性與高厚度的特性,來讓噪音磨耗,適用於底盤、天頂
購買地點:車麗屋汽車百貨
購買價格:一包398。
企鵝購買量:1包
針織雜花棉,面積是165*195,12mm,一片剛好一個車底

這東西並沒有防火特性,因此頂多只能隔熱,不可以用在引擎室

其他配件:
拆裝車子的過程中,難免會有損傷,因此先將可能損傷的門扣部分準備好
1. 白色,裕隆車門門扣,門飾板與車門連接使用
2. 黃色,裕隆保麗龍扣,前車門內,保麗龍與車門連接使用
車友Pandol幫忙找到的門板扣子,有黃色與白色兩種型式

大合照,以上是這次企鵝買的隔音材部分

2. 內裝拆除篇
請依照圖片的說明進行,所有的拆解過程,順序是
後座椅->前座椅->後座安全帶->排檔桿->排檔桿飾板->地毯壓板->後輪拱飾板->後車門飾板
到時候怎麼裝回去? 請照拆除順序反著裝就好
本篇需要工具(最低要求)
1. 一字、十字螺絲起子一把
2. 門板拆除器一支
3. 六角板手一組
4. 梅花板手一組
建議施工人員:2名
LIVINA俯視圖,現在看到的都是得拆掉的部分

第一動,將車內物品全部清出,包括腳踏墊、後車門地毯、備胎、修車工具

清理完像這樣,露出鍍鋅板,這動作一般人都有勇氣做到

後座椅拆除,第一部分坐墊。 這裡沒有卡榫,用力往上台就可以拔下來

將椅背放到最前面,準備拆除後座椅背

先翻開魔鬼粘,拆掉兩椅背間的連接螺絲

每個椅背下方有四個螺絲,拆下後就可以拿出椅背。

安全帶扣環拆下時要注意順序 ...

後座拆除後的模樣,要養成習慣,拆下的螺絲集中管理

拆除前座,每個椅子下面有四個小飾板,用一字起子拉開後取出

每個椅子下面有四顆梅花螺絲,用特殊工具拆除後,椅子就可以抬出來

只有前座才有的,地毯固定棒,記得要拿下來

前座椅拆除後的樣子

排檔桿拆除,第一步,先打到N檔

拆除小蓋板,用一子起子頂一下就起來了

一共有五顆螺絲,前面兩顆,中間兩顆。後背架那裏有一顆

排檔桿拆起來的樣子,請不要尖叫,你看到的真的是生鏽

車底的最後一片,油門正下方固定地毯的鐵片,兩顆扣子固定。

左右兩邊的門飾板,只有一個扣子固定,簡單拿下來

車門邊條,用力向上拉就可以拉開

尾門飾板(有的車友沒這片),拆掉後面的扣子後拉起來

尾門飾板拆除後,可以看到裡面是雙面膠

後輪拱飾板,完全沒螺絲,請用氣魄拉出來,用力拆掉他

3. 內裝隔音篇
所有的安裝過程,順序是
前座、後座地板上制震墊->前座、後座地板上雜花棉->行李箱、輪拱上制震墊->行李箱、輪拱上隔音棉
本篇需要工具(最低要求)
1. 剪刀一把
2. 熱風槍 or 火雞一隻
建議材料(購買地點請看隔音材說明那篇):
1. 制震墊 3包
2. 雜花棉1包
3. 隔音棉4包
建議施工人員:1名
至於完工後的感覺怎樣呢?
車身 => 你敲過坦克車的鋼板嗎? 就那個感覺
行車感覺:底盤的聲音都變淡,路感變得很模糊
拆解後的地板,完全沒有任何隔音處理,白色的部分是密合膠

在地板看得到的地方,用制震墊貼上去,並且用熱風槍加熱,增加密合度

在車底將雜花棉鋪上,盡可能的弄平

將保麗龍的駕駛座墊子,壓在雜花棉上,用腳踩平

碰到排檔桿的位置,要剪開

安全帶的位置也得剪開閃過去

最重要的,座椅、安全帶安裝的地點,都必須把螺絲孔剪出來

後座的保麗龍也是一樣,放上去後用腳踩來壓平

兩邊都做好後,記得把地毯召回案的泡棉放回去

後行李箱也是一樣的做法,先在看得到的鋼板處,都貼上制震墊

輪拱的地方有弧度,記得要剪小塊點在貼

材質的差異在這看得出來,AS比較容易斷裂

輪拱內部是空心的,將制震墊剪成小塊貼在裡面

制震墊貼完後,用隔音棉將整個地板都貼滿,記得避開油桶部位

貼的過程中,有看到螺絲孔的地方都要閃過去

放備胎的地方迴音很多,多貼幾層

輪拱處的空間較小,將隔音棉剪下後,貼到裡面

貼的過程要注意,不影響飾板裝回去的地方,都要貼滿

完工樣,接下來就照順序把內裝裝回去了

輪拱飾板,一樣沒有螺絲,用根性推進去就好

後輪拱飾板,白色的部分是卡榫,裕隆幾乎都用這種,可以跟原廠買

內裝放回去前,先把地毯邊都修好,壓條壓回去

4. 門板隔音篇
請依照圖片的說明進行,所有的安裝過程,順序是
前座、後座地板上制震墊->前座、後座地板上雜花棉->行李箱、輪拱上制震墊->行李箱、輪拱上隔音棉
本篇需要工具(最低要求)
1. 剪刀一把
2. 熱風槍 or 火雞一隻
3. 門板拆除器一支
4. 十字/一字螺絲起子各一把
建議材料(購買地點請看隔音材說明那篇):
1. 制震墊 2包 - 建議用Terodem
2. 隔音棉4包
3. 隔音條1包
4. 白色門扣子一包
建議施工人員:越多越好
至於完工後的感覺怎樣呢?
車身 => 你敲過裝甲車的鋼板嗎? 就那個感覺
行車感覺:除非卡車經過,不然隔壁車子經過都沒聲音了
先用一子起子將小釦子挑起,然後用十字起子將螺絲轉開

用門板拆除器,將門把飾條拿掉,上下各推一下就開了

手抓住飾板,往箭頭方向施力,然後將拆門工具從中間空隙插進去,往左右挑開

用拇指按住電線的接頭,左右搖晃可以將電線取下來

往門板邊緣摸,會有一個地方突起,用力往外拉,就可以拆下門板

防水塑膠,用刀片將膠的部分割下來,放心,等下一定黏的回去

先用十字起子把那塊U型鐵片拆下來

兩片保麗龍板,小心的從後面頂開扣子拿下來,有問題要用黃色的扣子

原廠也有貼制震墊,效果大概跟一張紙差不多吧

將制震墊剪開,將門板內貼買制震墊,貼完後貼滿隔音棉

內側的保麗龍,因為門板貼了隔音材變厚了,原本的扣子扣不回去,只好自己開發方法" 雙束線帶固定法處理"

保麗龍裝回去的樣子

外側的保麗龍,用黃色的扣子扣回去就好

貼回防水塑膠布,把喇叭裝好,內門板就算完工

門飾板,內側有原廠貼的雜花棉

門飾板,先把所有沒貼緊的部分剪開貼緊

用吸音棉剪出門板與把手的型狀,貼上去就好,把門裝回去就完工了

5. 白癡的輪拱隔音
這是個錯誤的示範,聰明的車友請看過後,不要犯跟我一樣的錯誤,免得浪費材料
拿出車內的千斤頂,依圖示把車頂起來

用內六角板手,把輪胎拆下來

用一字起子,把你看得到的黑色塑膠螺絲都拆下來

用十字起子,把這四棵螺絲拆下來,注意,車底還有一顆

把輪拱塑膠護板拉出來

均勻的噴上牛屎巴或3M隔音漆

噴完一次一定要讓他乾,不然會整塊掉下來

噴完後裝回去,記得輪胎要四個螺絲分開鎖,慢慢的鎖緊(極重要)

結論&心得:
1. 整體改裝的材料費大約花了我七千多元,花費最多的是在制震墊上面
2. 完工後,原本吵雜的輪胎音,完全聽不到了
3. 底盤在路況不好的地方,路感變得很模糊。 壓過路邊的小坑洞或是比較淺的警示條,會沒有感覺
4. 門板關的聲音變得很扎實,停在路邊時除非隔壁是卡車開過去,不然是沒有太大感覺的
5. 整體施工時間大概是14小時,兩~三個車友一起施工
6. 板金敲起來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以前感覺像敲鐵片,現在像敲鐵板..
這...
還有吧?
還是我太快回文了...?
看整篇的預告應該還有很長
還有第一篇不知道消失到哪裡去了...?
還有吧?
還是我太快回文了...?

看整篇的預告應該還有很長
還有第一篇不知道消失到哪裡去了...?
monguly wrote:
大家好,Nissan...(恕刪)
呵呵~
因為Livina便宜,所以大家才會拆得不亦樂乎
如果貴一點,我想大家下手就會輕一點
想當年我的小March也是給我拆個精光
後來換了貴一點的車就不太敢下手了
不過隔音DIY完成之後,坐在裡面的人都會很爽
有一種跟車子成為命運共同體的感覺
BTW,我是建議啦~
車子內裝底部在隔音的時候,要注意不要擋到出水口
還有~底盤隔音最有效的方法,是往輪拱裡面噴
共勉之~
================
不好意思回太快了~沒想到後面的文也貼上來了
以上的字就當我沒說吧~

貼完收工.....沒想到光把我在LIVINA CLUB寫的文轉過來就花了一個小時~呼。
最重要的改完感想及實際效果呢?
快快快!
快快快!

喔~~~大工程喔!
以DIY來說的話,算心臟大亦有難度的~
給你加分喔!
以DIY來說的話,算心臟大亦有難度的~
給你加分喔!

沒啥人氣的文章,遠遠比不上不同汽車蠟的比較文~看起來大家對改隔音的興趣缺缺 >_<

monguly wrote:
沒啥人氣的文章,遠遠...(恕刪)
不會阿.....隔音很有興趣........講的也很完整圖也很清楚..給你拍拍手!!

可惜不是開這台車....有些不知從何拆起.....不過大概抓住哪要噴就有個目標了......改天從輪拱開始試

不錯,很有勇氣,我只做車門,輪鞏,底盤隔音這種簡單的,內裝全拆還沒有時間跟體力

太厲害了!
施工到這程度....我想都不敢想!

施工到這程度....我想都不敢想!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