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一名60歲的婦女年輕時忙於家務,最近升格當阿嬤,每天抱孫子忙上忙下,但近來卻發現只要是一大笑或嗽,褲底就變得濕濕的,還飄出尿騷味,到婦產科檢查竟是尿失禁找上門。

(圖非新聞當事人/攝影者ASweeneyPhoto,flickr CC License)

替該患者診治的台安醫院婦產科專任主治醫師蔡可欣表示,該病人本身就有輕微尿失禁,因為日夜抱孫增加腹腔壓力,使得病情受到影響。女性尿失禁好發年齡於50歲以上,與年紀大荷爾蒙減少使得陰道萎縮因素有關;有的則是因結構異常所致,如尿道發炎、骨盆腔感染、骨盆腔脫垂等;或經常搬重物、習慣蹲著拖地、有在進行重量訓練者,經歷懷孕與生產導致陰道、骨盆腔鬆弛等因素都有可能增加尿失禁風險,因此年輕人也有可能發生。

台安醫院泌尿科醫師白彝維指出,尿失禁可分為兩種類型,包含壓力性和急迫性。前者發生於當盆底肌肉太弱而無法支撐膀胱時特別容易產生,咳嗽、打噴嚏或運動時,尿液會漏出。分娩,是骨盆肌肉軟弱的常見原因之一;而肥胖,會使情況更加惡化。急迫性尿失禁,也就是尿急時忍不住而漏尿,真正原因並不明確,也許可能由於神經系統失調造成。有些女性可能會同時得到這兩種類型的尿失禁,甚至因為尿路感染而出現膀胱問題。

尿失禁是許多婦女難以啟齒的事。白彝維指出,大約一半的成年女性可能經歷尿失禁的困擾,卻只有少數患者接受尋求診斷和治療。女性尿失禁發生率是男性的兩倍,隨著年齡增長,尿失禁發生率更高。

白彝維提到,目前尿失禁的治療方式相當多,像是行為療法(生活習慣調整)、骨盆底肌肉復健、藥物、雷射治療、肉毒桿菌注射,甚至手術。行為療法包括避免咖啡因,控制飲水習慣,養成定時解尿。也可以將運動習慣著重於骨盆底肌肉,如凱格爾運動。兩種類型的尿失禁都可以通過行為療法和骨盆底肌肉復健來改善。當行為療法和骨盆底肌肉復健不足以緩解急迫性尿失禁症狀,藥物治療或是肉毒桿菌注射也是進一步的選擇。

白彝維說,在壓力性尿失禁的情況下,使用網狀吊帶支撐膀胱或尿道的手術可以治療尿液滲漏。但手術存在一定的風險,不適合所有女性。因此,對於輕度的患者,陰道子宮托或是陰道雷射治療也可以有所幫助。

白彝維強調,若尿失禁已經困擾到日常生活,如尿騷味飄出影響人際關係、經常跑廁所、使用護墊等情形,就應該趕快尋求泌尿科醫師,尿失禁的治療越早開始,治療越容易,也有機會治癒。



本文出自: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15688&ProjectID=2295lv長夾 lv皮帶 lv圍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