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立法院剛開議不久,朝野兩黨優先法案喊的震天價響,又是加薪四法、又是修憲案。優先法案洋洋灑灑、罄竹難書的一長串,要不要賭賭看,最後能過的有幾個?

在立法院泡了20年,近幾年的無力感特別強烈,感覺上就是什麼都做不成。雖然每到會期末,立法院交出的成績單,通過的法案數量都不難看;但仔細檢視法案的內容,多數對民眾的影響都不大,不太好也不太壞,就是可有可無。

跑立法院這麼久,我最深的感觸就是,「國會是社會的縮影」。什麼樣的選民,就會選出什麼樣的國會議員;什麼樣的社會氛圍,國會議員就會有什麼樣的表現。不管一般民眾對國會的表現有多不滿,在我的經驗和記憶裡,很少看到國會「最後的決定」,是與民意背道而馳的。(引發太陽花學運的「半分鐘」,並不是「最後的決定」。)

既然國會並沒有違反民意託付,為什麼結果這麼糟?為什麼感覺這麼糟?

說真的,我還蠻懷念早期有點黑箱的國會。正如當年阿扁著名的「衝突、妥協、進步」三部曲,李登輝、宋楚瑜、廖福本的國民黨,和黃信介、許信良、施明德領導的民進黨,願意交換、願意妥協、願意各取所需。不像不沾鍋的馬英九、不惹塵埃的蔡英文,天天唱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高調。大家天天罵朝野協商是黑箱、是萬惡的源頭,但實際上,最近幾年朝野協商天天破局,幾乎只剩下決定程序的功能(例如讓不讓閣揆上台報告、總預算要表決50次還是30次之類的),其他的什麼也做不了。

社會的氛圍也大不相同了。以前只要有進步、有改變就好,現在大家都要求最好。食安風暴時要大政府,要政府發揮最大的能量;公務員加薪時要小政府,最好通通裁光光;警察不執法、不抓愛國同心會該死,警察執法、把太陽花趕出行政院卻更該死。

所謂的「公民」忽左忽右,只有好惡、沒有原則,只管當下、不看未來。前一天,陳為廷還是神,隔一天,卻人人得而誅之。前一天,慈濟還是台灣之光,隔一天,就十惡不赦。

民心如此善變、好變,甚至為變而變,要民意「代表」們何以是從?又該去代表誰?敢去代表誰?所以就天天看風向,今天左一點、明天右一點,塵埃落定之前,就什麼都不做。

如此的國會,恰恰是完美的反映了民意、扮演了社會的縮影。下次埋怨立委之前,麻煩先看看自己左右的親朋好友再開口。


本文來自: https://tw.news.yahoo.com/blogs/society-watch/國會是社會的縮影-082023370.htmlLV LV官方網 LV皮夾 LV包包 LV旗艦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童怡孜腎通懈尤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