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年謝長廷競選高雄市長連任意氣風發,留下一句「拔劍四顧心茫茫」挖苦對手的話語;如今不見長仔久矣,但這句話稍改主詞,套用在距離投票僅剩月餘的多數縣市選民身上,「投票四顧心茫茫」,倒頗為貼切傳神。

投票前一個月,照例是各大民調公司盤點選情的關鍵高峰。其中,支持度和看好度,總是眾所矚目焦點,各大媒體喜好以此推估勝負、大作文章;各候選人陣營也習慣藉此操作選情或調整衝刺策略。不過,在選情極冷的今年,各項民調數字該被重視與解讀的,遠遠不止支持或看好而已。未表態率、關心選情程度、投票率以及其他問卷設計與回答,都突顯出台灣選民心態與投票意向正在劇烈轉變中。而這些茫然曖昧的狀態,很可能是影響最後開票結果的關鍵變數。


首先,各民調呈現出的未表態率都明顯高過以往。聯合報系所做的北市、新北和桃園選情,未表態率分別是26%、22%、25%;TVBS最新的北市民調未表態率接近兩成,似乎合理些,但十月初公佈的雲林和彰化選情混沌到高達40%與36%的選民尚未決定投票給誰;與新新聞合作的台灣指標民調公司日前公佈22縣市最新選情更是嚇人,竟有16個縣市、三成以上的選民至今還沒決定投票意向。

這些截至此刻,依然隱形的部隊,前所未見。

他們究竟是選擇性地回答或不回答不同民調公司的電訪,還是至今仍在天人交戰、等待更多足供判斷的資訊,亦或根本我心已死、不想投票,甚至想在最終給藍綠政黨狠狠一記悶棍,值得推敲。

在聯合報系民調加問「關心選情發展與否」的問答中,彷彿有些線索。台北市近30%的選民說他們並不在意選情,新北和桃園只有稍微過五成的選民表示關心選情動向。這顯示不少選民雖然願意回答他支不支某候選人,選情發展和選舉結果根本無法燃燒他們的熱情;所以,口動心動是否等同於行動?顯然要看最後一個月,各縣市候選人能否找到那顆啟動隱形選民投票行動的按鍵。

從這個角度看,又有一項有意思的民調數字頗堪玩味。以選舉議題失焦的台北市為例,儘管選民看似認真回答、媒體也煞有介是地分析支持誰、看好誰、喜歡誰的結果,問到選民覺得哪位候選人有能力做好市政工作、提昇城市競爭力,聯合報的調查竟然顯示,選民對連柯兩人能力的評價都遠低於對他們的支持度,柯文哲33%、連勝文27%、不知道的35%;TVBS同樣的問題、結果稍好,認為柯文哲有能力的42%、連勝文33%、沒意見的也有27%。

多數選民對這兩位主要候選人的施政能力都沒啥信心,那大家究竟在支持什麼?喜歡什麼?不是某項政策、某個方向、某張藍圖;那是支持某人背後的政黨?反對某人背後的政黨?喜歡某位候選人多一點?討厭某位候選人少一些?

一個首都或重要城市市長的誕生,在去年底紐約市,是以拯救貧窮、加強社福、斬斷華爾街利益為主軸;今年初東京都知事的選舉,救經濟、地震災難救助與擁核反核議題貫穿整個競選期間;六月南韓首爾市長選舉,除了世越號渡輪沉沒的救災疏失,貧富差距、失業、房價等政見交鋒持續聚焦;台北市呢?連辦個幾場市民理當應得的政見辯論會,時間、場次、交叉詰問還在糾纏不休,更不用提連樓梯聲都沒聽聞的其他五都或縣市了。

最後三十幾天。選民最卑微的要求,可不可以給大家一個出門投票的理由;可不可以在喜歡和討厭的情緒之外,給選民一個相信投給你、未來會更好的選擇機會。


以下文章來自: https://tw.news.yahoo.com/blogs/society-watch/投票四顧心茫茫-072111187.htmlLV LV官方網 LV皮夾 LV包包 LV旗艦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童怡孜腎通懈尤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