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自己是選舉中人,也在觀察別人的選舉,我發現台灣的選戰裡經常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事,燒錢不說,還不一定有效。選舉就像瞎子摸象,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套大道理,選舉不是沒師傅,選舉一到,免費來教的師傅多得很。

我第一次當選里長謝票的那天,有位阿伯在吵雜的人群中把我拉到一個偏僻的角落,細心說道,

「你知道要怎麼謝票嗎?我教你!」

我欠身聆聽,只聽那阿伯謹慎說道,

「你走到每戶人家前面都要停下來,然後要說什麼你知道嗎?」

「說什麼?」我恭敬地期待阿伯的訓誨。

「要說謝謝!」

喔!原來阿伯是教我謝票時要說「謝謝!」,非常感謝阿伯,連謝票都那麼認真教誨,可見選舉不是沒師傅,選舉的師傅很多。

也許是因為選舉的師傅太多,多頭馬車的結果,搞得選戰戲碼常常不甚好看,以「定位」這件事來看,這種現象更加明顯。產品定位是希望在消費者的腦海中留下鮮明印象,如果把候選人當成產品,選民當成消費者,選票就是選民選擇產品所願意付出的代價,那麼候選人的定位就非常重要。

可惜我們的選舉,不管大小,選戰一開始很短暫的時間裡,候選人是為自己定位,讓選民「認明商標」。但選戰開打後,主軸很快就變成「為對手定位」,這種現象可能延伸到投票的前一天,選民本身如果沒有廣泛收集資訊,並加以理性的分析,光靠媒體或候選人文宣提供的訊息,在投票的那一刻,可能只知道某人的對手有多爛,而不清楚某人有多好。

在商場上,這種潑糞的行為很少,但選戰裡,這種行為很多。候選人本身不潑糞,旁邊的人也會幫忙潑,潑糞其實不簡單,因為很容易滴到自己,但選戰裡的人好像都樂此不疲。

除了忙著為對手定位,候選人本身的定位也經常出現問題。在我的觀察裡,有些候選人的競選看板會隨著選情發展而增���數量或更新內容,這都沒有錯,錯在於增加或更新的主要訴求,也就是最大的標題字,竟然不一樣。候選人的定位變了,也許是希望選民知道自己美好的特質不只一個,但從行銷的角度看,這樣會讓選民產生混淆。

產品定位是為了攻佔消費者的大腦,如果候選人的定位一變再變,選民會無所適從。我指涉的對象不只一人,男女都有,歡迎對號入座。

這種定位混淆的問題也出現在「母雞帶小雞」的競選廣告裡,縣市長候選人為了拉抬縣市議員或鄉鎮市代表甚或村里長候選人的聲勢,採取合照或合成照片方式,在媒體或街頭牆面刊登大幅競選廣告,因為選區不同,訴求也不同,因此在定位上不是母雞遷就小雞,就是小雞遷就母雞。這種聯合造勢也許有拉抬效果,但也可能會讓選民對候選人的印象產生錯亂。

有人說,選民的投票行為是先認黨,再認人。我覺得剛好相反,選民是因為無法清楚認識一個候選人,只好選擇「黨」這個「商標」,而黨的「商標」就是產品定位——掌權者要把人民帶到哪裡去?簡單說,選舉就是選民對黨或獨立候選人產品定位的信任投票。

選舉應該是候選人為自己清楚定位,而不是忙著為對手定位。請容我再重申一次:潑糞很容易滴到自己。


以下文章來自: https://tw.news.yahoo.com/blogs/society-watch/定位-135745451.htmlLV LV官方網 LV皮夾 LV包包 LV旗艦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童怡孜腎通懈尤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